目前分類:報導推薦 (19)

請點右上方邊欄[藝霞懷念金曲]將背景音樂關閉或暫停

紀錄藝霞 再尋台灣歌舞傳奇  導演 薛常慧 / 霞女 王淑卿

 
獲曾經叱吒台灣半個世紀之久的藝霞歌舞劇團回來了?
「藝霞年代」紀錄片導演薛常慧、霞女王淑卿,接受中央廣播電台「央廣高峰會」訪問,都對藝霞歌舞劇團的解散唏噓不已。
王淑卿回憶當年訓練年輕團員時說,團員的訓練是非常辛苦,團裡的紀律也非常嚴明,連團員的書信和電話都要經過清查。
薛常慧導演則說,藝霞歌舞劇團經歷了台灣變動的年代,他希望透過這部片的拍攝,重現藝霞年 代精神,並找回台灣發展軌跡。

 

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央廣高峰會」http://summit.rti.org.tw/20091104.html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電影「藝霞年代」特映 高市府半價補助民眾

今日新聞nownews(2009/10/27 00:02)
記者何沛霖/高雄報導

電影「藝霞年代」高雄特映會本(10)月26日下午19時於本市威秀影成舉行,高雄市政府新聞處副處長楊景旭、主任秘書劉顯惠、台灣美文化館館長許參陸、高市文化愛河協會理事長許玲齡、高雄市中華藝術學校校長吳梅嵩、參與協助演出的中華藝校參與舞作重建學生、本市長青族志工等人應邀觀影,該片導演薛常慧、「霞女」潘瑞蘭、林麗媛、刁錦燕等人亦在現場歡迎觀影嘉賓,為影片宣傳造勢。

薛常慧導演所執導的「藝霞年代」,是獲得本市電影圖書館去(97)年補助的紀錄片,描述台灣50?70年代表演藝術史上燦爛輝煌的歌舞歷史,整部影片生動刻畫了引領風騷24個年頭的「藝霞歌舞劇團」歌舞文化。導演薛常慧指出,「藝霞歌舞劇團」成立於1959年,結束於1985年,堪稱臺灣歌舞團戲劇史上,經營最久、規模最大的歌舞劇團,可媲美紅極一時的日本大型歌舞劇團「寶塚歌舞劇團」,有「臺灣寶塚」的美譽。

新聞處副處長楊景旭致詞時表示,當時正值脫衣舞秀興盛的年代,但是「藝霞」以其嚴謹的演出、華麗的服裝佈景、充滿創意的表演風格、年輕活力的清一色女性「霞女」演員,征服全台各鄉鎮觀眾,不但在台灣走紅,更風靡了香港與東南亞地區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成為遠東三大歌舞劇團之一,證明不脫的歌舞團也能在台灣生存、甚至走上國際舞台,締造了台灣歌舞史上傳奇的一頁,用現代的比喻來說,能進入藝霞歌舞劇團的演員,等於在六O年代直接保送星光大道、超級偶像。

楊景旭進一步指出,除了感謝薛常慧導演「藝霞年代」將台灣庶民文化表現地淋漓盡致,讓臺灣歌舞風華再現之外,高市府近年來致力於扶植影視文化產業,採行了許多全國首創的優惠獎勵政策。例如電影「漂浪青春」、「一八九五」、「對不起,我愛你」與「亂青春」在本處實行半價補助民眾觀影之政策下,使得這四部電影在高雄戲院上映期間,開出不同於以往的票房紅盤,顯示出半價補助政策不僅有助於提升觀影人口,對於電影產業的振興亦有實質的幫助。高市府為繼續鼓勵民眾以實際行動支持國產電影、培養市民觀賞國片,選擇將臺灣庶民文化呈現淋漓盡致的「藝霞年代」納入本市半價補助觀影政策的第五部國片。

該片自10月30日高雄上映起,高市府特別在本市威秀影城戲院首輪放映期間,以戲院全票之半價的票價,補助民眾觀賞電影「藝霞年代」,歡迎民眾踴躍走入戲院欣賞,把握機會體驗臺灣歌舞風華。詳情請洽電影「藝霞年代」官方部落格:http://eshagroup.pixnet.net/blog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09/10/27/11469-2524915.htm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27日今晚十點緯來綜合台-冰火五重天/藝霞訪談

來賓有:霞女-小咪、王淑卿、陳鳳女、徐曼珠、黃素茹   小霞女-楊璟嬿
 
DSC_0548.JPG 
                                                                   霞女-小咪
 DSC_8221.JPG
                                                         左邊短髮小霞女-楊璟嬿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8高雄電影節特別放映片★

★2009女性影展閉幕片★

《藝霞年代》10/23上映

名人、影評、網路鄉民金鑽級推薦~

 

那是屬於老一輩的記憶......,有「台灣寶塚」之稱的「藝霞歌舞劇團」,廿五年後的今天,經典即將重現!霞女們即將再次穿上塵封已久的戲服,再次與觀眾在戲院相會,錯過這次,再等廿五年也看不到。

2008高雄電影節

 

對照寶塚的世紀風雲與藝霞廿五年滄桑,讓人感慨台日文化環境的南轅北轍。藝霞如此,其他歌舞團,包括張邱東松的歌舞綜藝團、白鳥生的G.G.S.、楊三郎的黑貓歌舞團與陳澄三的三蘭歌舞團莫不如此。前輩表演藝術家生不逢辰,令人惋惜,也讓人對重塑藝霞歷史與「霞女」人生的影像工作者更加欽佩。

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邱坤良

 

那晚,她繪聲繪影、眉飛色舞的描繪觀賞心得,將流行歌曲與舞蹈展現難得一見的訓練精緻美學...讓她喜悅、開心,她說,這是繼凌波之後的…藝霞裡的小生個個是凌波。 

那形容夠經典,惹我…心動啊!我等著,也期待著自己也有成為觀眾的一天,或者是再讓84歲的老母親重溫舊夢,藝霞風華永遠活在她心中。

網友/ 雨安妮

 

小時曾與母親到高雄今日育樂中心排隊看過藝霞歌舞團表演。
印象很深,當時一張要價250元。
全台的女人當成一年一次的朝聖日。

網友/ 素素

 

台灣也曾經有過足以匹敵的歌舞劇王國-「藝霞歌舞劇團」!

自由時報

 

藝霞年代,是我今年看到最感動的紀錄片之一,跨越半世紀的禮讚,幾乎被淹沒的本島經典文化歷史,在這裡點滴巡迴,不能不讓人熱淚盈眶,尤其是看到接棒新生代的延續,更教人熱血洶湧。

鳳凰報/ 陳念萱

 

電影當中很多相同戲碼相同演員不同時空的對照畫面,讓人大嘆時光荏苒,但又有一種幸以得見的幸運感。

影評人/ 彌勒熊

 

看著霞女們回想起往事,臉上盡是笑意,彷彿隨著她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西元1959年,那個既純真又美好的年代。

SOGI手機王網站執行長/ 賴書華

 

這個曾經存在的文化光芒照耀記錄,得以拍攝保存,除了是向著當年「藝霞」在最高峰落幕致敬,更是台灣流行文化重新檢視,檢視自身的歷史記憶。

影評人/ 素樸勛

 

一次充滿感動的公演,一段金碧輝煌的回憶,在《藝霞年代》裡,我們將尾隨霞女的回憶,重溫美好時光。

2009國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

 

藝霞歌舞劇團曾經撐起台灣流行文化半邊天,國寶級的明星與藝術傳承但願能保存,再現那繽紛閃亮的藝霞年代印象。

年代印象

 

讓我們回顧過往國寶級文化、再顧台灣老字號、走入本土標誌強烈的藝霞年代,為台灣文化承傳共盡心力。

YES台灣青年數位服務協會執行長/ 張利安

 

這些唱片、音樂對我而言,是無價的溫馨記憶,每次聆聽這些歌曲,所有的思緒就慢了下來,從心底產生溫熱的感覺,整個人充滿著暖暖的幸福感

網友/ Gatien

 

E. SHA reflects Taiwan’s cultural-political landscape of that time. E. SHA has lived through Taiwan’s most turbulent years, and looking at its history is like looking at a snapshot of Taiwan’s modern history.

IPS News

除了李安導演,帶領我們追憶伍士托那嬉皮、愛好自由和平與音樂的關鍵時刻之外,其實我們身旁的長輩、甚至是我們的父母,都還有一段屬於60、70年代的美好回憶,等待我們去追尋、保存。

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 張仲君、陳泰穎

 

霞女們今述往昔風華,令我深刻感受到她們的風采與溫暖。不曾經歷那年代的我也彷彿重溫她們的舊夢,見證台灣不一樣的表演藝術。

藝術工作者/ 吳耿禎

 

重新在舞台上演出一場的「重生」,「創造」時光連結的再生影像,同時也透過紀錄片的影像取得過程,將很難用文字精準定義的「藝霞精神」,透過一部紀錄片的拍攝得能悄悄交棒給新一代的舞者身上。

影評人/ 藍祖蔚

 

該片不僅是記錄了藝霞歌舞劇團這個文化團體,
更邀請觀眾回顧了藝霞所走過的那個台灣社會變遷歷史記憶。

邊境漂流作者/ 賴樹盛

 

藝霞的傳奇,一段表演藝術歷史上的台灣奇蹟。

謝一麟

 

「藝霞歌舞劇團」(1959-1985),在台灣50至80年代的純樸社會中,無疑是最接近星空的一群女孩。她們歌、她們舞,華美的服飾及整齊劃一的動作,妝點出一齣齣絢爛的超現實戲碼,她們是耀眼無比的「霞女」。

哈台影音快遞版主/  王永貞

 

傳奇的藝霞風華舞台,雖然已經悄然謝幕,但萬人空巷的奇景,卻常留在腦海重拾舊夢,由衷希望台灣的歌舞劇團,藝霞年代不是絕響,而是東山掘起的原動力 !

網友/ K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枝獨秀 藝霞歌舞劇再現

民視 (2009-10-24 21:55)

民國50到70年間走紅全台的藝霞歌舞劇團,因為經濟環境改變,劇團轉型成歌廳秀,之後便逐漸沒落,如今有導演將「藝霞」的故事搬上大螢幕,要以紀錄片的型式,讓老一輩的觀眾朋友重溫舊夢。

歌舞劇誰說只有「紅磨坊」?70年代的台灣有「藝霞歌舞劇團」,30多位年紀只有17、18歲的女孩穿著華麗的服裝,結合歌仔戲、芭蕾舞和民族舞蹈,演出一場又一場盛大的歌舞劇表演,叱吒一時,而當時的台柱「小咪」,如今帶著「霞」女們重出江湖。

說起當年的辛酸,彷彿就像昨天,而平均年齡現在都有60好幾的「霞」女們,這段演出可能會讓老一輩的您感動萬千。

藝霞歌舞劇最精采的謝幕雖然在20多年前已經落下,不過觀眾的掌聲卻還沒停止,如今有導演以紀錄片型式拍攝,要將這段幾乎被人遺忘的歌舞風華搬上大螢幕,也讓霞女們能再攜手,重溫舊夢。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霞年代電影首映 重溫霞女風華

更新日期:2009/10/23 17:33  

(中央社記者蔡和穎台北23日電)電影「藝霞年代」今天首映,昔日有「台灣寶塚」之稱的「藝霞歌舞劇團」團員盛裝出席,與電影導演薛常慧一起帶領觀眾重溫70年代藝霞歌舞的美好回憶。

  藝霞歌舞劇團在70年代以嚴謹演出、講究服裝、創意歌舞出名。藝霞不但風靡台灣,還遠征海外,有「台灣寶塚」之稱。薛常慧花2年時間重新拼湊藝霞當年風貌,完成片長96分鐘的電影「藝霞年代」,並於今天首映。

  在首映會現場,包括小咪(陳鳳桂)、陳鳳女、王淑卿和黃素茹等10多名「霞女」,在團長蔡寶玉帶領下再次登台,小秀藝霞歌舞劇團當年的經典歌舞和華麗謝幕。

  薛常慧表示,她一開始只是覺得藝霞歌舞劇團是很好的紀錄片題材,接觸越多才發現這些「霞女」是台灣國寶。歌舞劇團歷史長達1/4世紀,於是開始追溯藝霞歷史,希望能重現當年風光。

  她說,音樂版權是拍片時的最大阻礙,因為藝霞的1首歌舞常編含3、4首音樂,使團隊在洽談音樂版權上耗費不少時間。981023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霞年代藝霞歌舞多繽紛 女演員華麗登場

更新日期:2009/10/13 22:16  

清一色的年輕女演員一字排開,場面華麗、演出更是金光閃閃。消失了二十多年、卻是台灣歌舞史上最精彩的一頁,藝霞歌舞團的表演,透過紀錄片,重現在舞台上。

這是1961年,日本東寶劇團來台演出的情形,舞台上女性演員、扮演各種角色,載歌載舞,就是受到這種華麗的表演風格影響,當時台灣民間,立刻集資成立了「藝霞歌舞團」。

靠著熱鬧的歌舞場面,藝霞的演出,風靡台灣和東南亞。這段珍貴的八厘米電影,就是當年的台柱、小咪演出的情景,藝霞團員說,那時她們一年365天,幾乎天天都有演出。

這些當年在舞台上風光一時的團員們,現在卻早已成了歐巴桑,為了重現昔日演出的情景,紀錄片導演薛常慧,把她們一一找回,訓練出一批年輕舞者,要透過記錄片,帶領觀眾,重溫藝霞當年的盛況。

藝霞在舞台上引領風騷二十四年,70年代後因為環境改變、經營困難,終於吹起了熄燈號,但當年魅力十足的華麗歌舞,卻依舊在不少台灣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記者蘇玲瑤 莊志成 台北報導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媲美台灣寶塚 藝霞年代重現風華

【台 灣醒報記者楊舒婷報導】「只要問45歲以上的長輩,說到『藝霞』,一定會眼睛發亮、嘴角笑得咧開。」睽違24年,曾遠征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媲美「台灣 寶塚」的「霞女」們,於今(23)日為紀錄片《藝霞年代》站台。這部記錄她們過去參與藝霞歌舞劇團點滴的影片,今晚起將同步於北中南三地播映。


成立於1959年、歷經十三代的「藝霞歌舞劇團」到底有多夯?當時藝霞以嚴謹表演、華麗服裝與創意風格,風靡全台、甚至紅到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 等地;此外,更培養出許多優秀的表演人才,如第一代霞女「小咪」陳鳳桂,即是歌仔戲生旦丑樣樣行,今年更獲頒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當年每場票價高達250元、舞台表演人數高達30多人的「藝霞歌舞劇團」,擁有許多死忠歌迷,不惜勒緊褲帶也要進場欣賞「霞女」精彩演出。


全團皆為女性的「藝霞歌舞劇團」管理也相當嚴謹,除了表演時換衣、換道具太慢要罰5元,連三人一起洗澡都要限時15分鐘。現場站台的十多位霞女都不約而同表示:「晚上作夢都會夢到來不及換衣服,被罰錢!」


霞女們這次與高雄市中華藝校學生合作,藉著舞作重現,回溯並重生當年藝霞風華。爬梳故事的導演薛常慧笑稱,藝校學生的年紀,和當年入團的霞女同齡,「促進了世代藝文話題」。她也誠摯表示,因為拍這部電影,「認識一段完全不瞭解的台灣」。


《藝霞年代》將於今晚於台北絕世影城、台中日新大戲院與台南威秀影城同步上映,30日於高雄大遠百威秀影城晚場播映。此外,26日更舉辦《藝霞年代─九九重陽》敬老活動,凡年滿70歲的老長輩,皆能免費換票入場。更多資訊可至http://eshagroup.pixnet.net/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霞風華再現 霞迷重溫舊夢 (中 華 日 報 )

藝霞風華再現 霞迷重溫舊夢 (中 華 日 報 ).jpg
 紀錄片「藝霞年代」在台南舉辦特映會,導演薛常慧(右三)邀請亞蔬中心的外籍人士一同來欣賞這部紀錄片。(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南市報導
 新生代導演薛常慧將六、七○年代紅極一時的藝霞歌舞劇團,重拍成紀錄片「藝霞年代」,預定廿三日熱鬧上映。前天晚間,電影公司特別在台南威秀影城辦了一場特映會,不僅導演親自到場與影迷座談,還邀請了十多名亞蔬中心的外籍朋友,欣賞台灣早期的歌舞風華,讓老外朋友開了眼界。
 「藝霞年代」導演薛常慧表示,藝霞歌舞劇團以充滿創意與華麗的表演風格,在台灣歌舞劇團史上引領風騷二十餘年。她是在朋友的博士論文上,發現了這段傳奇,讓她動念想將藝霞的過往風華拍成紀錄片,重現當年精采片段。
 薛常慧表示,為了拍這部片,他們三顧茅廬拜訪了當年的藝霞團長,終於說服霞女們再重返舞台。她說,他們至少訪問到了六、七十名霞女,談當年在舞團中的甘甜苦樂,其中更有十多名霞女明星願意再「復出」。
 由於歌舞劇團需要大場面,所以特別還找了高雄中華藝術學校的學生配合演出,由這些當年超紅的霞女,親自培訓新生代團員,一起重建當年的華麗舞作。
 前晚在台南登場的特映會,就吸引不少霞迷參加,全美戲院經理吳俊誠說,他還記得小時候跟著爸爸去看藝霞歌舞劇團的情景,如今能再重溫舊夢,實在很感動。
 電影公司前晚也邀請了十多名亞蔬中心的外籍人士,進到電影院欣賞「藝霞年代」,老外朋友說,原來台灣早期也有這麼華麗的劇團,實在是大開眼界,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2009/10/20 18:44

藝霞 台灣歌舞戲團傳奇 (中 華 日 報 )

 記者施春瑛/南市報導
 創立於西元一九五九年的「藝霞歌舞劇團」,在當年以華麗的服裝布景征服全台的觀眾,堪稱是台灣歌舞團戲劇史上,經營最久、規模最大的歌舞劇團。
 藝霞歌舞劇團創立之初,正值脫衣舞秀興盛的年代,藝霞以華麗服裝、大型布景、還有清一色的年輕女團員,不僅在當時異軍突起、在台灣掀起一股歌舞劇風潮,更證明了不脫的歌舞團也能在台灣生存。
 據指出,當年藝霞真的超火紅,在台南麗都及高雄等地都有常駐演出,而且常常一檔就連演兩個月,賣座始終不衰,甚至還一票難求。後來藝霞還風靡到香港、東南亞,民國五十九年九月到香港公演五個月,創下了四百萬元港幣的票房紀錄。
 藝霞嚴格的訓練,也培訓出不少優秀的藝人,如著名的歌仔戲藝人「小咪」、黃素茹等都是「霞女」一員。
 藝霞在台灣引領風騷二十四個年頭,卻因團長王振玉驟逝,以及大型表演場地紛紛轉型,漸漸失去舞台。一九八五年,在戲迷不捨的惋惜聲中結束營運,台灣歌舞史上傳奇的一頁就此畫下句點。
 
2009/10/20 17:47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霞年代噗浪牆(加入請由此進)

舞劇誰說只有紅磨坊?10/23()晚場起再現台灣歌舞傳奇

ESHA-green-02_009-8.jpg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9/09/09 17:28  

圖:文建會主委黃碧端(右三)鼓勵民眾踴躍欣賞2009女性影展

2009第十六屆女性影展將從10月16號到10月25號在台北市新光影城舉行,今年的影展主要以「女人啟程.家國無界」為主軸,探討女性跨國離家,對家的想像與認同,一共將放映國內外近60部的精選好看作品。另外,為了服務其他縣市喜愛電影的朋友,10月26號到12月31號也將在全省進行巡迴放映。

2009 女性影展一共區分為「新潮流.女影熱」、「返家之前.在世界流浪」、「黑珍珠.焦點導演-茱莉黛許」、「情人不見了!」及「台灣尚靚.女身製造」等五個專題,總計放映國內外近60部影片,藉以希望透過影片呈現女性出走離散對家的歸屬與認同、樂觀進取的生命態度、愛情及分手藝術等故事,來探討不同女性心境歷程的真實樣貌。

女性影展總監游婷敬表示,今年影展主要是以周美玲導演的「搏浪」和茱莉黛許導演「塵埃的女兒」為開幕片,「再見朝陽」及「藝霞年代」則為閉幕片,開幕片主要分別呈現對安樂死議題的探討,以及非裔女性在美國落地生根的故事,所有放映的影片都非常精彩。

歡迎有興趣欣賞的民眾,詳情可到女性影展網站查詢。

(網址為http://wmwff2009.pixnet.net/blog)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家是台南縣的一家戲院,小小年紀的我最期待的,就是藝霞每兩年巡迴一次的公演。公演前一天,戲院照例休息一天,等待載滿舞台道具和團員大木箱的卡車到來,讓工班搭設舞台布幕、燈光和音響。

 

得藝時光

  

早期公演,人山人海一票難求,當時一張一、二百元的票價對小鎮來說並不便宜。超人氣的年代,藝霞一天演出三場,生意好的時候下午場再加演一場,還是大客滿,華麗的節目讓觀眾即使站著欣賞也很滿意。

 

團員們住宿在鄰近戲院旁的小街旅館,演出時走向另一端的戲院路上,頭戴小盤帽、身著高雅筆挺的制服、人人手提一只化妝箱,邁著整齊劃一、訓練有素的步伐,高貴地就像降落在鎮上的漂亮空姐,熱熱鬧鬧轟動了整條街。但是走入戲院內,整列團員前往後台的動線,必須經過簡陋、有味道的男廁,氣質女團員彩妝臉上,頓時冒出三條線。

 

我們的戲院並不豪華,設備非常陽春,霞女們和服裝道具擠在狹窄的臨時後台,其實也就是我們家的客廳。我發現,後台個人的化妝位置就可以看出哪位是藝霞的一姐,她的化妝台位置最靠近通道出入口,方便迅速跑出跑入。可惜,戲院後台出入口實在太小,小到團員們經常撞成一團。

 

晚場散場後,團員們回到旅社,留下暗的後台,昏黃小燈和絲絲縷縷的蚊香,陪伴負責留守的疲累男工班們躺睡在舞台上。深夜十一點半的後台,經過叢林般的道具服,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香水和汗水味,撥開薛平貴的戰袍、踢躂舞的羽絨帽、科學小飛俠的披風和媽媽不小心撞倒的古裝頭套,一家人才能走回二樓臥房睡覺。

 

女團員使用的廁所,是我們家的衛浴間,有一天傍晚,爸爸趁著空檔在浴缸泡澡,想不到女團員們竟然提早來到後台準備,爸爸尷尬地困在裡面不敢出去。好啊!因為門外就是三十幾位霞女們。

 

藝外演出

 

演出三十場,我就連看三十場,天天為偶像們鼓掌喝采,一邊看一邊跟著唱完整本的古裝大戲。看到後來都能比較出哪位團員踢腿角度不到位、哪個團員忘了戴上假麥就開口唱歌、哪個節目臨時換角演出、spotlight在關鍵時候沒有打在主角身上……

 

團員們都是配合預錄好的音樂演出,在超短的過場時間要快速換好下一個表演的完整服裝,有時跳到高跟鞋脫落出糗,有時換裝不及,主題曲已經在演唱了,對嘴的主角還沒到位,舞台上只見舞群很瞎地賣力動作。

 

古裝大戲《呂布與貂蟬》有一幕火燒閣樓,燈光音效烈火熊熊,但應該垮掉翻下的木板機關景片故障了,閣樓橋段燒演完了,但布景還很漂亮地屹立在舞台上。

 

有一年表演流行歌曲<夢鄉>,舞台中間立了一座木板搭的大鐘,當歌曲來到了「夢鄉,你擋在我的前方,擋住我的去……向」時,「砰」一聲巨響!霞女們跳得太盡興,一轉身把舞台正中央的道具大鐘給打趴了,接下來的畫面是,工班們在舞台中央立起大鐘用力修補敲打、霞女們在周圍絲毫不受影響地繼續歌舞,藝霞們的敬業精神可見一斑。

 

下午場散場後的休息時間,舞台上的團員還在辛苦認真地排練,小咪小姐也在嚴格教導其他團員的演出動作。看見團員們辛苦揮汗排練,就像看見維持藝霞招牌的「頂真」精神。

 

藝猶未盡

 

我比別的粉絲們幸運,有更多的機會可以近身觀察到小咪、小燕、淑芬、嘉玲、小芬等我們心目中的偶像大明星,當然風光時代總有落幕的時候,漸漸地小鎮觀眾並不多了。

 

有一晚,霞女們列隊經過戲院觀眾席的時候,居然發現偌大的戲院觀眾席上只坐著一家大小五位觀眾,節目開演後才陸陸續續有進場的其他人,小霞迷的心低落地跟藝霞一樣的困惑與無奈。

 

藝霞通常公演最後一場表演結束,就快速拆台整裝離開,因為第二天,戲院還必須照常播放電影。霞女們將服裝、道具、化妝箱、小電風扇裝入專屬大木箱,她們又要離開小鎮,轉往下一個城市演出。

 

小霞迷的我,混在拆台工人的舞台下,撿拾那服裝上掉下來的各式亮片珠子(可見霞女們是多麼賣力地演出啊),一位團員見我在椅縫間搜尋小亮片,微笑著對我說︰「小朋友,我這邊有一包亮片就送給你了,好不好?」是呀,在擁有藝霞純真時代,藝霞真是送給了我閃閃發亮的光影印記和滿滿幸福感的華麗記憶。

 

小鎮的老戲院凋零了,藝霞也已解散多時,但在我心目中,藝霞永遠是最棒、最USHOW的劇團,永遠「藝」枝獨秀。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站在翼幕旁,看著小咪老師精湛演出,心中感動油然而生,那熟悉不陌生的身影,慢慢地將我的思緒拉回民國七十一年……

     那年我還只是國中一年級的小女生,在偶然的機會跟著家人,到遠東大戲院看藝霞的巡迴公演,戲院內外滿滿都是人,真是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大場面。

     第一次看到那樣精緻表演,就被那變化多端的豪華布景,金光閃閃的服裝造型,以及緊湊生動的歌舞表演所深深吸引,在我的心底已暗自下定決心:「有一天,我也要像所有的霞女一樣,站在舞台上發光散熱。」

     那當下,已悄悄地為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小女孩,開啟了一個曼妙奇特的世界。

     自從第一次接觸,往後幾年一直到藝霞解散前,只要有藝霞的公演,我都會自己偷偷坐公車,到遠東戲院看演出。每每站在戲台下,看著台上精采的表演節目,總會幻想自己是那舞藝精湛的表演者,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為藝霞的一員,站在舞台上載歌載舞。

     這樣的偉大心願,讓我後來順利進入文化大學舞蹈系就讀,成為海山戲館的團員,並得以徜徉在舞蹈戲劇的表演藝術裡,唯一無法得償宿願的,是成為藝霞歌舞劇團的一員。

     民國七十四年,藝霞因缺乏大型表演場地被迫解散。自此之後,不再聽聞藝霞演出的訊息,唯一可以看到的,只剩下當年藝霞的台柱──小咪,還參與各大歌仔戲劇團的演出。這二十年來她活躍於歌仔戲界,遊走於各大團體擔任要角,生旦末丑樣樣全能,無一難得倒她,可謂之全才的表演工作者實不為過。

     小咪老師,是我心中敬愛崇拜的偶像。雖然從沒有機會與她見面,也只能遠遠地站在舞台下凝視她,但卻因為她,開啟了我表演藝術的潛力。二○○一年我加入海山戲館,參與歌仔戲的演出,仍然希望有朝一日,可與小咪老師同台。

     這一年,愛作夢的雅蓉團長(海山戲館團長),提出希望製作貼近當年藝霞歌舞劇團的台語歌劇《綿綿舊情──阿隆的苦戀歌》的夢想,製作小組在會議中隨意發想,如果可以請到小咪共同參與演出,一定能為此劇增添風采,同時也能讓早期看過藝霞的人重溫舊夢。

     我也因此撂下話:「如果小咪老師參加演出,我一定義不容辭、排除萬難,加入演出陣容。」想不到一句玩笑話,竟成就了小女孩二十多年前的夢想。

     雅蓉團長果然不負眾望,傾全力邀請到小咪老師參與演出,而我更是雀躍不已,因為我終於可以跟小咪老師同台了。

     每每在排練場上,看著小咪老師帥氣又活躍的身影,彷彿看到當年藝霞的風采,心中的感動真是不可言語。海山戲館所有的團員們,更是傾全力加入此次的排練。期間之辛苦不在話下,但只要一想到,可以跟小咪老師同台,可以讓社會大眾看到海山戲館製作的用心,再辛苦、再有壓力,大夥兒還是咬緊牙根,繼續努力「衝、衝、衝」。

     我滿心感謝小咪老師,在排練期間,對我們這些後輩晚生的提攜與愛護。她親切無私、耐心指導的態度,讓我在戲曲表演上更上層樓。她尊重表演事業,認真看待工作的風範,讓我受益匪淺。

     更重要的是,讓我有機會得以圓夢,這次的演出經驗,亦是我人生中難以忘懷的回憶。

     藝霞雖然曲終人散但情未了,希望在海山戲館《綿綿舊情──阿隆的苦戀歌》的拋磚引玉下,讓有心人士看見當年的藝霞,希望不久的將來,藝霞歌舞劇團還能重現江湖,再創風靡一時的「台灣歌舞劇時代」旋風。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0年代,彰化縣小有名氣的新生戲院,即是祖父所開;那年代,藝霞歌舞劇團一年一度的公演是眾人引頸期盼的大盛事,且年年都在我家上檔;當時年紀幼小的我,總會興奮地睡不著覺。

        公演前,原本是大家族餐廳的地下室便清空作為劇團更衣室;雖然全家吃飯都要擠到客廳去,但卻聽不到一絲怨言。此時,工作人員除了日以繼夜搭建華麗炫目的舞台和層層疊疊的佈景;也將一箱箱比我還高的行頭陸續搬進地下室;同時,穿著筆挺制服的霞女們神氣地列隊,而我總是尾隨這眾所矚目的隊伍,仗著自己是『新生ㄟ』孫女,一路直跟到地下室去;領班看在眼裡卻也不好意思趕我。我踮著腳尖出神地盯著濃厚的裝扮、閃亮的戲服等回過神來趕緊跟霞女們要簽名照。也嚷著要其他小孩幫我佔最好的觀賞位子。

         一天三場總是場場爆滿、萬頭鑽動,我每天不看兩場卻不罷休;所有的曲序、台步、歌曲很快深植我心。睡前我與妹妹總是在關了燈的床上,揮舞檯燈當聚光燈、梳子當麥克風,蹦跳模仿小咪『天黑黑』中的阿婆碎碎念、小玲的雄偉日本紳士扮相;還強迫堂弟妹坐在床前拍手當觀眾。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終場謝幕後,觀眾依然不肯離開,除了想一窺霞女廬山真面目;有些婆婆媽媽更拿著金飾希望認霞女為義女非得等霞女們回到下塌旅社,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散去。

        公演結束後,藝霞依然風靡:媽媽邊做家事邊哼經典歌曲;小孩子披著床單假裝是大紅牌,在如痴如醉的情緒中,期待藝霞再度造訪。

        時光飛逝,當年光景已成回憶,藝霞歌舞團也解散二十餘年了;但她所代表的,不只是家中戲院無比風光的歲月、那段民風純樸的年代,還有我再也回不去的美麗童年。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論「藝霞」頭號大粉絲,非「我姐妹倆」莫屬!

     與「藝霞」緣於民國六十八年,在店裡張貼一張「藝霞歌舞劇團」公演海報,及那一張招待券。華麗的服裝,已足以吸引目光,而現場聲光淋漓盡致的表演,更是震懾住我們幼小的心。從此,我們愛上了「藝霞」……

     「光月」那深情迷人的眼神,舉手投足間散發的帥氣,是我倆心目中永遠的首席男主角;「小咪」柔軟的身段與姿態,男女扮相挑動心靈,無人能敵;「小燕」的可愛靈巧,親和力十足;「嘉凌」那雙瞇瞇眼,眼神勾魂;這撼動人心的大型古裝劇─金玉奴,更讓我們領略到不可思議的台語歌劇表現;大陣仗地一字排開的「大腿舞」,動作訓練有素、整齊劃一,更是視覺的前衛享受。

     再次公演,於當時今日百貨公司的「金馬大戲院」,而我們更每周報到,風雨無阻。在第一排絕對看得到我倆身影。一張二百五十元票價對國中生的我們著實吃力。為一睹心目中的偶像,瞞著父母,省下早、午餐的錢,只吃個麵包度日,長期下來,姐姐甚至曾於升旗時當場昏倒,但「衣帶漸寬終不悔」!

     「謝幕」意謂著節目又近尾聲,內心總是一陣糾結,得再等上一個禮拜,才能再欣賞「藝霞」風韻。平日在家常常聽著「藝霞」的錄音帶,心中浮現劇碼,姐妹倆還自製紳士帽跳起「紳士舞」,幾乎每個節目都早已「耳熟能舞」。更隨著「藝霞」公演場地「南征北討」,全省走透透,北自基隆、桃園,南至台南、高雄,回想起來,不知那來的勇氣呀!或者應說是「藝霞」的魅力無窮。

     當幕落下之時,舞台盡是金鎖片、紅包……但拮据的我們只送得起薄薄的「相片」。去年底在咪姐的影友見面會,再次將那照片交給咪姐簽名,從她口中說出:「和我家的一模一樣耶!」咪姐竟還珍藏著那張相片,壓抑不住內心感動,眼角湧現淚水。

     光月無聲無息影退,而「藝霞」也不知為何解散了。但我們仍「情有獨鍾」!若有時光機可以回到過去,我們最想回去是在蒼白少年時,卻有著豐富生命滋養的日子,能夠再次感受霞女們丰采,重新感動這一生最難忘的喜悅而今生無憾。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經意打開電視,中視大家來說笑節目正訪問特別來賓小咪,電視上的小咪與記憶中的小咪,有些糢糊無法連結起來,我深呼一口氣閉上眼睛試著讓時光倒流回到年幼時代,尋找往日的回憶。

        小學5年級(民國54),藝霞歌舞團到彰化縣溪湖鎮溪湖戲院公演,演出前團員會坐宣傳車到附近村莊宣傳,昭告村民藝霞歌舞團來了,在早期偏僻台灣鄉村沒有娛樂,藝霞歌舞團的來臨,可是村裏的大事,幾乎每戶都提早到田裏上工,好挪出時間到戲院欣賞藝霞歌舞團的表演,家母每天急急忙忙做完晚飯,然後騎著腳踏車載著我,火速般趕到溪湖戲院,唯恐錯過精彩節目,有次因趕得太急,連人帶車摔個大跤,當時也不管是否受傷,母女迅速踩上腳踏車,追星的拼勁,完成不輸現在年輕的追星族

        藝霞歌舞團的背景,年幼的我不是很清楚,印象中很多曲目的演出,佈景豪華陣容龐大服裝絢麗,舞姿曼妙動作整齊,場景更換迅速,所有演出一氣呵成非常精彩,台下的觀眾全神貫注,怕稍一失神錯過每個表演,在科技不發達60年代,能有如此高水準演出,著實不易,演男主角的小咪,扮相英挺俊俏,迷倒許多女粉絲,連只有11歲的我,內心暗自期許,長大後嫁的先生要像舞台上的小咪,忘了小咪是女兒身。

        時間就這樣溜走,轉眼過了40幾年,我已不在年輕,回憶母女一同追隨藝霞歌舞團的快樂時光,在當時保守的年代,對年輕喪夫年幼失怙的一對母女寂寞心靈,給予無限溫暖慰藉,注視電視螢幕上的小咪,昔日熟悉神韻慢慢清楚,嗨!小咪加油!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藝霞歌舞劇團」風靡全台的歲月,台灣經濟尚未大幅成長,電視節目亦難以取代現場的聲色之娛,彼時「藝霞」是唯一能與三軍藝工大隊分庭抗禮的民間團隊。

各界對「藝霞」趨之若鶩,可能與一九五七年美國米高梅公司《櫻花戀》一片在台空前賣座有關,因為女主角高以美子飾演的就是歌舞團反串小生。而筆者高中時有緣在後台旁觀「藝霞」人馬忙進忙出的奇特經驗,總算治好了國小迷上《櫻花戀》的後遺症。

民國五十七年,台北師大附中師生為升格國立而興奮不已,各班球棍亦為如何更快速霸占球場,以及日漸加溫的全國少棒大賽操心。

某日,分邊鬥牛的一位戴著黑框眼鏡,鏡腳還用黑帶綁住的瘦高好手,聽到有人談起「藝霞」名號,忍不住插嘴道:「唉,沒什麼啦,藝霞是我家開的啦!」此語一出,全場動作瞬間為之凝結。

「少蓋了!要吹牛也得打個草稿吧?」神射小謝率先質疑,但黑框鏡小王發誓:如果吹牛,就天天請大家免費喝紅茶。於是,週末中午下課後,小王領著三位「大法官」殺往台北市延平北路,筆者有幸忝列其中。

如今四十年過去了,細節種種早已失憶,但場內潮水般間歇起伏的掌聲,和喧鬧歡樂的氣味猶存腦海。小王先領著我們介紹給家中長輩,隨後進場看免費大秀。半場時,又領路到後台,每個演員再忙都會過來招呼一聲;小王的姐姐王月霞和台柱「小咪」見我們東張西望,還親切的問道:「好不好看?歡迎再來哦!」

「藝霞」走進了歷史,但附中歲月裡的這段混進「藝霞」後台的插曲,卻永生難忘!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國五十六年,我即將從北港初中畢業。聯考烽煙已逼至眉睫,我照看閒書,和同學練跑、唱歌,彈吉他,等他們的班車開走後,才騎單車回家。如此日復一日,過著人人有目標、唯我無大志的閒散生活,蹉跎青春歲月。

有天放學後,我陪著幾位同學在車站等車扯淡,同校的黃雅玲突然出現面前,說她決定去藝霞歌舞團,不考高中了。當時黃同學說話的神情平靜中帶著堅毅,我的心情卻無端低迴起來。

因為藝霞僅管星星燦爛,對鄉下少年卻是遙遠的。「以後,還會見面嗎?」我幽幽自問;這樣的心情,應該和少年川端康成惜別「伊豆的舞孃」類似吧?

當時成立將近十年藝霞歌舞團,已經以華麗的服裝、佈景,和清一色年輕活力的女團員闖出名號,享有「台灣的寶塚」美譽。藝霞的投資手筆和陣容,讓台灣的劇團難望項背,節目中融入台灣流行歌謠和鄉土逗趣元素,更跨越語言障礙,比寶塚占有本土優勢,因此風迷寶島。當時藝霞一張門票可吃百碗陽春麵,民國五十九年秋天到香港公演,更創下連滿五個月、四百萬元票房的紀錄。

四十餘年來,因為個人愛好和工作機緣,陸續有機會接觸藝霞和其他劇團的台前幕後,但舊友芳蹤渺然,徒留青春夢可堪追憶。


Esha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